江阴热线,江阴百姓生活网,热线闪耀澄江,网络改变生活!

“青春助力共成长” ——南菁学子广西上林县徐霞客小学爱心助学行

408
  7月27日,在广西上林县三里镇徐霞客小学,南菁学子们挥别共处一周的老师与学生,带着满满的感动与不舍离开了这片淳朴的土地。
  7月21日清晨,20位南菁学子自江阴启程,前往广西上林。据记载,徐霞客曾踏足此地,并停留了54天,在如今的三里镇,人们以徐霞客为小学命名,继承并发扬徐霞客文化。南菁学子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,为孩子们送上来自霞客故里的礼物,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中,他们翻越大山,走访当地贫困生,了解他们的学习、生活、家庭情况,听取他们的心声;在亲身体验中品味民族风情,丰富文化体验,开拓文化视野。
  在上林县,衣食住行都要学生自己动手,“曾以为自己统治家中厨房,心比天高,今日却发觉:在如山成叠的锅碗面前,我很渺小,大锅难洗,小碗众多,尤其是煮过粥饭的器皿,着实让我头疼。”电脑、会议桌椅及开水炉……带去的捐赠物资也需要学生们亲手拼装,不仅如此,他们还为当地学生带去了各种体验课程:数学、英语、历史、兴趣拓展课、文化体验课等等,在壮乡的蓝天白云下,飘扬的国旗背后矗立着崭新的教学楼。“千教万教,教人求真;千学万学,学做真人。”陶行知的育人名言,刻在江阴南菁中学的教学楼,亦刻在上林徐霞客小学的教学楼上。
  南菁学子张梓语与助教班中的小女孩聊天时,对助学有了新的见解:“我突然觉得助学的意义不应该只是我们对相对贫困地区的帮助,不应该只是为了让我们去体验艰苦的生活,或者带这里的孩子们领略更加新奇的知识,助学应该是相互的馈赠,相互的感化和教育。”为期一周的助学行转瞬即逝,队长金灏把同学们一周节省下来的4550元亲手交给了徐霞客小学的学生,队员孙浩文感慨道:“这几天里我们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,我们在课堂中结识了一群活泼聪明的伙伴,在木工师傅的指导下,完成了桌椅的拼装,在食堂中体验着自食其力的满足,在田地里体验着‘足蒸暑土气,背灼炎天光’的不易……从温室里走出,体验一种陌生的生活,是这次助教活动的最大的意义。”
  据了解,本次助学行动由江阴市点点爱心港和徐霞客研究会共同协办,通过体验西部地区学生在艰苦条件下的生活、学习状况,让学生感悟生活的真谛,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体验中认识自我、完善人格,践行“有思想会表达、有责任敢担当、有爱心能宽容”的南菁气质,“西部助学实践课程”已成为南菁自主性德育课程体系中的品牌项目。进而培养学生积极、健康、向善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。